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图文天下  /  来自一线  /  详情
农行重庆分行:金融扶贫的“神奇效应”
作者:李良清 发布时间:2024-06-28 阅读:773次

最近,我读到党建杂上原农行重庆分行韩国强行长发表的一篇文章,自觉受益不浅。归纳起来,我认为重庆分行做法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效应”:


发挥“杠杆效应”

农业银行是国家级金融单位,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其规模、实力、客户均居几大银行之首。中国的贫困人口,一半以上是农村人口。农民富则国富,农业强则国强。在扶贫攻坚战中,农业银行显然是国家队、主力军。2022年至今,重庆分行全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大了对农村扶贫的投入。但这并不等于投得越多效果越好,这需要在扶贫的方法、机制上出新出效。


为此,重庆分行始终坚持把服务“三农”和金融扶贫,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聚焦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及总行党委的新决策新部署新要求,紧紧围绕“15156”工作指针,深入贯彻落实“三步走”发展战略部署,按照新时代“三农”业务发展“1455”工作思路,金融扶贫“14153”工作布局,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高质量要求,积极发挥金融扶贫和服务“三农”“国家队”“主力军”作用,创新构建“新四融”大扶贫格局和“1+6”定点扶贫体系。


亚里士多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会撬起整个世界。”这个支点就是农村“战贫”。站隹了这个“支点”, 并向助农延伸,就能发挥“杠杆效应“。脱离了这个“支点”,则将一事无成。


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在相当漫长的时期内,我国始终是农业大国,农业始终是我国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产业,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的大课题。抓住这个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始终围绕“农“字做文章,把它作为一个“支点”(也就是着力点),我们就能提纲契领、纲举目张,不仅能在扶贫领域见成效,而且能在整个农业特别是现代农业发展上出现质和量的飞跃。


农行重庆分行相继在秀山、石柱、酉阳等县打造“金融精准扶贫示范区”“‘三变’改革与金融扶贫示范区”、“金融扶贫与农地改革融合示范区”,创新推出了党建+扶贫、龙头企业带贫、特色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等扶贫新模式,持续推进惠农服务点“四个中心”打造,创新提出发挥“八引”作用,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县域贷款投放额、扶贫小额贷款发放额、精准扶贫贷款余额以及14个国家扶贫重点县贷款增量均居同业首位,形成了“红色”+“特色”的金融扶贫“金字招牌”,得到了各级党政和农民群众的积极评价和普遍认同。


追求“乘数效应”

经济学有一个名词叫“乘数效应”,指的是一种宏观经济控制手段,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


对于国家级金融单位之一,最不缺的是“钱”,扶贫最简单的方式,也是最大的“优势”是投钱,即做“加法”。


但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也是“最原始”的方式,还是“最不经济”的方式。


例如,把一笔钱平均分给两个穷人,一个拿去就买酒买肉,甚至还打牌赌两把,没几天就花光了,仍旧回到原点,坐等救济。


另一个穷人,则拿了这笔钱精打细算,买了一百只鸡娃,把鸡娃养大了,下了蛋,又孵小鸡……如此循环往复,他竟成了富甲一方的养鸡专业大户。


这个故事也许很普通,但能说明问题。


农行重庆分行就是把这个普通的道理变成了“实操”,做到了极致。


他们把钱用在刀刃上,投放在产业上、项目上、新的经济增长点上、投入到资金循环产业链上。也就是投一分钱,要变成一角钱,甚至一元钱。这就是所谓“1=1大于2”的效应,或者说,这就是金融扶贫与一般社会组织扶贫的根本区别。


其核心是:把扶贫投入当成“资本”投入,让资本在市场流通中保值增值,变成更大的资本。


例如,加快农村“三变”(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农行重庆分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重庆分行先后在石柱县和丰都县开展农村“三变”改革创新试点,打造了“‘三变’改革与金融扶贫示范区”,为发展集体经济提供了农行方案和农行实践。


又如,围绕“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创新打造集合“融e付、融e贷、融e商、融e智”四大功能模块的“惠农e通”四融平台,实现了全市8184个行政村全覆盖,其中18个深度贫困乡镇172个行政村“四融终端版”全覆盖。


再如,“特殊党费入股”试点,重庆分行在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运用“红色基金”带动打造新型村级经营主体,创造性地以特殊党费118万元(占其股份的23.6%)入股新型村级经营主体——中益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把特殊党费转化为产业扶贫红色基金,帮助村集体经济组织壮大股本实力,解决了起步阶段底子薄弱的问题,发挥了“天使基金”的作用;特殊党费投资不退股,不拿走分红,形成盈利后持续再投入其他集体经济组织,发挥“种子基金”作用。


创新“智慧扶贫效应”


长期以来,农村之所以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买难、种难、卖难。一些贫困乡村,山清水秀、资源富集,特别是生态环境好、绿色蔬果多,但因交通限制困于大山深处,就是运不出去,构成销售瓶颈。


互联网的发展、电商的进入、物流的畅通、快递的迅捷,正在改变这种状况。


这几年,农行重庆分行抓住新科技革命的大势,在首创“惠农通服务点”模式的基础上,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大力推进“惠农服务点”数字化转型,将其升级打造成为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便民服务“四个中心”,让农民群众用上现代化的数字金融工具,享受方便快捷的互联网电商、现代物流和电子信息服务,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

特别是围绕“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创新打造集合“融e付、融e贷、融e商、融e智”四大功能模块的“惠农e通”四融平台,实现了全市8184个行政村全覆盖,其中18个深度贫困乡镇172个行政村“四融终端版”全覆盖。分行围绕“电子商务中心”建设,顺应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快速发展的趋势,着力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惠农服务体系,打通农村电商金融服务渠道。围绕“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着眼于电子商务时代农村物流的便捷性,加强与物流快递公司合作,将惠农服务点打造成为物流配送中心,提供包裹代收、代寄等服务,为农户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围绕“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对接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信息平台,在“惠农e通”平台上提供农户普遍关注的农产品供销需求、价格行情等信息,同时让政务、村务信息通过农行特色渠道更加快捷地传递到每一个农民群众。通过整合智慧场景功能,将教育、就医、旅游、缴费等民生服务通过惠农商圈实现均等共享,极大的方便了周边农户。


凸显“融合效应”

世界是可以融合的,也是可以重组的。农行重庆分行围绕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金融服务的“国家队”、“主力军”作用,准确把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辩证关系和有机联系,兼顾短期性和长期性任务,统筹阶段性和持续性安排,在“融e付、融e贷、融e智、融e商”基础上,进一步升级“四融”的层次、丰富“四融”的内涵、明确“四融”的路径,创新性构建“融城乡、融产业、融业态、融支付”的大扶贫格局。


分行聚焦重庆市委、市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安排,构建了“基础设施到乡、产业集群进乡、农村电商遍乡、农村居民返乡、城市居民下乡”全面振兴服务体系,助推两者有效衔接。积极探索发挥金融机构引领、引擎、引流、引子、引资、引导、引致、引航“八引”作用,为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贡献金融力量。


金融扶贫倾力为,真情助农上台阶。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战收官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农业银行在助力尽快克服消除负面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同时,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的要求,主动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变化,积极探索发挥金融机构引领、引擎、引流、引子、引资、引导、引致、引航“八引”作用,为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贡献金融力量。

编辑:张影

审核:晔子

点赞: +1 0
金融作家芳草地
金融作家
芳草地
返回顶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