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发行主体不同,数字货币可分为私人数字货币和法定数字货币。
(一)全球私人数字货币发展情况
私人数字货币是指私人发行的数字货币,主要包括比特币、以太坊、莱特币、瑞波币等数字货币。私人数字货币起源于2008年的比特币,在此之后,全球私人数字货币市场规模呈现指数级别增长,根据cryptocurrencies网站数据,截止2020年5月27日,全球私人数字货币种类共计5516种,私人数字货币总市值达到2505.8亿美元,其中比特币市值1174.6亿美元。
根据赋值方式的不同,私人数字货币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基于区块链的原生代币,又称加密数字货币;二是在区块链上发行运营,但以链外资产支持的数字货币,又称稳定币。加密数字货币存在去中心化、匿名化的特点,并无国家主权信用背书,内在价值为零,波动幅度较大,价值来自公众共识。自2020年9月以来,比特币价格自8万人民币/枚升至31万人民币/枚,6个月涨幅接近300%;稳定币以一系列法定货币计价的资产为储备资产,币值相对于加密货币更为稳定。稳定币由真实资产储备作为支持,储备的资产包括法定货币(如美元、欧元等)、大宗商品(如石油)、房地产或证券,价格更为稳定。
央行数字货币出现
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目前,商业银行现金相关的业务主要包括现金的收付兑换、整点调运以及保管环节。央行数字货币以加密数字串的形式出现,脱离了物理实物形态,没有折旧、不需要物理空间储存,不需要空间上的调运,具有可追踪性,将会显著降低商业银行日常经营成本,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效率。
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回笼模式理论上有两种选择:一元模式、二元模式。一元模式又称为“零售模式”,指央行与社会公众之间没有其他中介机构,中央银行负责向全社会进行法定数字货币的投放、流通、维护等服务;二元模式又称为“双层运行体系”,指中央银行先把数字货币以100%准备金兑换给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再通过这些机构向社会公众进行发放法定数字货币。我国央行数字货币运行体系采用二元模式。
二元模式对商业银行的负面影响较小。央行数字货币采用二元模式是对现金发行回笼环节的模拟,保留了现有货币体系的制度和利益格局,降低央行数字货币运行对现有货币体系的冲击;同时,发展央行数字货币,有助于商业银行对接金融科技前沿,提升商业银行服务质量,推动金融行业发展。商业银行使用央行数字货币后,可以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占据业务的至高点,延伸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服务链条、丰富业务类型,提高业务的附加值。
央行数字货币双层运行体系需要商业银行自主设计数字货币商业银行库,使其具备安全存储、高效对接中央银行发行库和客户的数字货币钱包的功能。具体设计上,商业银行库需要既能防止内部人员非法盗取数字货币,又能对抗外来入侵者攻击,承载一些特殊的应用。数字货币商业银行库的设计将增加商业银行IT技术在安全存储和高效执行方面的投入。
央行数字货币钱包的设计工作交由商业银行自主研发,不干预商业银行设计的具体路径,只对数字钱包功能进行了要求。如果商业银行研发的数字货币钱包基于传统银行账户,就需要进一步研究交易信息传送的密码技术,保证央行数字货币交易信息不被泄漏,具有可控匿名性。如果商业银行采用区块链技术设计央行数字货币钱包,就需要面对区块链共识机制的研发,以降低支付确认时间,提高处理能力。因此,数字钱包设计将增加商业银行IT技术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保密性方面的投入。同时,商业银行将会新增表外业务,包括代理央行数字货币发行、数字货币钱包托管等业务,同时现金业务将会逐渐萎缩。
数字货币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货币的发展必将促进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建议商业银行牢牢把握住数字货币带来的发展机遇,结合自身实际,加大对数字货币相关技术的研究力度,如采取以“小额高频带动高端低频场景”的策略进行研发,构建基于金融服务的生态金融,盘活流量,掌握数据,留住客户。同时,商业银行还应该充分利用好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化技术的手段,提升银行的数据分析能力,将数字货币与数据分析紧密联系起来,构建全方位的现代化、数字化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数字货币对金融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国家对数字货币的监管也越来越严格,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增大,建议商业银行要以国家政策为发展依据,加强与政府合作,充分研读各项行业政策,并且结合数字货币的发展情形,尽可能的避免政策对银行发展带来的风险。同时,商业银行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规及政策,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发展数字货币。
相对于数字货币的迅猛发展,银行的从业人员必须拥有与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相关的业务知识和无缝对接新的相关流程的综合能力。数字货币发行初期,必将是数字货币和纸币共同流通、共通使用的阶段,建议商业银行提前做好员工培训,广泛开展宣传,掌握客户对于数字货币的熟悉情况,提高客户对数字货币的认可程度,关注客户交易习惯,做好应对策略,提前进行安排部署。
编辑:本站
点赞: +1 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