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文化参讯-安徽(刘安 张仁娟)为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举措,助力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切实加大政策性金融对粮棉油种植端的支持力度,农发行天长市支行把准农时脉搏,瞄定关键节点,全力推进粮棉油种植贷业务落地。近日,该支行成功实现粮棉油“种植贷”审批1000万元,并发放全省农发行系统内首笔粮棉油“种植贷”400万元,用实际行动擦亮“粮食银行”品牌形象。
思想重视,科学规划与产品精准定位。自农发行新信贷产品上线以来,该支行迅速响应,通过专题培训、案例研讨等形式组织全行员工深入学习,全面掌握产品设计理念、适用场景及操作流程。结合天长市稻谷种植、土地资源整合等农业产业特色,该支行制定了分层分类推广策略,明确以“种植贷”支持新型农业主体规模化生产,以“全域土地整治”助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细化分工,确保新产品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为乡村振兴注入政策性金融动能。
重点部署,高效服务与信贷资源整合。该支行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优势,由行领导牵头成立专项工作小组,通过多次实地调研和科学评估向企业营销农发行新产品——粮棉油种植贷款(流贷),用于支持粮棉油等农作物种植及其配套设施建设、运营、维护等所需资金。针对企业“短、频、急”的资金需求特点,推出“一站式”服务模式,省市县三级上下联动、同向发力,实现企业贷前调查、审批、放款全流程无缝衔接,及时缓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跑出了政策性金融服务“加速度”。
有序推进,多方协作与赋能产业升级。一是在合规风控前提下,该支行主动搭建“银政企”三方合作平台,通过农发行信贷产品,将政策性资金精准投入农业产业链关键环节,确保政策性金融活水“滴灌”实效。二是针对传统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抵押不足、流程繁琐等难题,企业通过成为战略合作客户,精准获得融资支持,提升规模化经营能力,实现产业升级。三是地方政府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资源整合作用,建立农业主体信用评价体系,疏通银企信息壁垒,形成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三方协作最终实现“金融赋能产业、产业反哺地方”的良性循环。
下一步,该支行将继续坚守主责主业,聚焦支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的职能作用,为持续助力全面乡村振兴提供政策性金融活水。
编辑:张影
审核:叶子
点赞: +1 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