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如梦,百期如歌。时间如白马过隙,转眼间,《中国金融文化》杂志已创刊10载、整整100期了。从创刊至今,我们始终饱含对金融文化的执着,对读者的敬畏之心,尽可能客观翔实地记录和展现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经济社会和金融文化的变迁,见证并陪伴波澜壮阔的金融伟业不断向前发展。
十年如梦,百期如歌。一本刊物从创办、约稿、组稿、编辑、校对等整个流程下来,是一个繁琐细致的过程。期间,我们时刻谨记:今天自己写下的每一个字、编发的每一篇文章,都将成为明天的历史。“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品质必不敢减物力”。因此,我们恪守“对读者负责、对历史负责”的信条,对事实心怀敬畏,对读者心怀敬畏,动笔前深思熟虑,下笔时越发字斟句酌,编辑时慎之又慎,付印前务必再三校审……尤其是近年来,不少读者、行家或致电或来函夸赞:贵刊是“金融系统沟通交流的‘黏合剂’,干部职工解疑释怀的‘大讲堂’,记载经济金融改革发展的‘录像机’,宣传推介金融文化的‘专题片’”;装帧设计唯美大气,栏目设置科学合理,文稿选用精准质佳……这些评价使我们感激,令我们自信,同时,也让我们诚惶诚恐、愈发谦恭。我们深知,这是大家对我们的抬爱和美好期许。其实,我们还需要加倍努力、不断精进、砥砺前行。
十年如梦,百期如歌。一份纸媒的创办和成长,不仅需要内部的统筹组织,还需要师先进、积民智。本刊从蹒跚学步,到茁壮成长,倾注了中国金融工会、金融作协领导的关爱,濡含着社会各界人士的汗水,特别是吸纳了无数读者的智慧。这本杂志,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展现了一幅多彩的画,结识了太多才华横溢的金融人和惺惺相惜的朋友……我们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感恩曾经给予我们关怀、指导和支持的各界人士。在过往的岁月里,你们对我们热情洋溢的鼓励和肯定、直言不讳的批评与鞭策和不离不弃的守护,永远是我们前行的航灯。
十年如梦,百期如歌。中华民族的记忆存留数千年,流淌于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血脉中,这些记忆,不啻是历史,也是文化,更是我们的“根”与“魂”。前者可鉴世,后者可润心。传承金融文化,以文化人,既是我们矢志不渝的信念,也是我们一以贯之潜心践行的行动。
十年如梦,如期如歌。脚下粘的泥土越多,文字中大地的芳香就越浓。不管是过去还是今后,我们将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深耕与淬炼,沉扎基层,走近员工,步入社会,积极探索,主动作为,真正和基层员工打成一片,更加接“地气”、聚“人气”,采写并编发“沾泥土”“冒热气”“带露珠”的文章,力求使本刊在中国金融这个大观园里芳香四溢。
十年如梦,百期如歌。回望来路,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出发。当今的中国正处于比历史上任何时刻都更加接近世界舞台中央的高光时刻,金融业已经成为了支撑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和时代繁荣的重要表征及“晴雨表”。面对新常态,作为一份以“为金融插上文化翅膀,为发展提供金融动力”为办刊宗旨的刊物,恰是大有作为、大展宏图的好时机。
十年如梦,百期如歌。踏入新征程,有两个著名的定律,恰是我们目前的真实写照。一个是“竹子定律”。竹子前四年,仅仅长了3厘米,而从第五年开始,只用6周时间就可以长到15米;另一个是“鸭子定律”。人们只看到鸭子在水面上悠闲安逸地游动,岂不知处于水面下的鸭蹼却在拼命地划动着,一刻也不停歇。
编辑:本站
点赞: +1 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