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信天地  /  综合  /  详情
追溯历史足迹 传承农信精神 —云南大理市农商银行实物档案室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作者:胡曙利 发布时间:2024-05-20 阅读:1千+次

金融文化参讯-云南(胡曙利)悠悠史乘,熠熠星光,拨册掸尘,屐痕留踪。历时一年的方案策划、老物件征集、走访探源、陈列设计,大理市农商银行实物档案室于2024年5月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共区分发展历程区、实物展示区、荣誉奖牌区、企业文化区四大版块。


追本溯源,打造传承农信历史的阵地

时至今日,大理市农信已走过七十余载春秋,这段历史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漫漫长卷,饱含了流金岁月绽放的熠熠光辉,见证了筚路蓝缕、弦歌不辍的奋斗征程。


撷取历史长河之浪花,汇集风雨征途之帆影。为再现大理市农信沧桑巨变的每一道轨迹、每一段章节、每一个史实,实物档案室共收集实物68件,荣誉奖牌86块,珍贵照片326张。



七秩弦歌,在时间尺度上标注了闪烁光芒的印记,在奋斗长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章节。徜洋在档案室,时光流转中我们穿越历史长河,置身在那一段段光辉岁月,从1953年马久邑信用社的蹒跚起步,到1984年大理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成立的洗尽铅华,再到2006年改制为云南大理市农村合作银行的突飞猛进,最终迎来2017年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组建改制为云南大理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每一个场景,回响的都是前辈们光荣与梦想囊萤成灯的执著与追求。岁月无声,激荡的是继往开来者追逐梦想的宏大情怀。


薪火相传,锻造弘扬农信精神的基地

步入到实物展示区,一个个斑驳而又承载着记忆的老物件,讲述着老一辈农信人传承红色基因、倾情三农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一张张泛黄而不乏生动的照片,记录的是农信人“走遍千山万水、跑遍千家万户、说遍千言万语、吃遍千辛万苦”凝结的“背包精神”“三水精神”。


伫立在成立初期马久邑信用社的旧址照片前,思绪一下被拉回到那段峥嵘岁月,一人一社、一张桌子、一条凳子、一把算盘、一个挎包、几册账本,这就是农信社的全部家当,在那极其艰苦朴素的环境下,培养了农信人艰苦创业、勤俭办社的精神和灵魂,历练了农信人敢为人先、忘我工作的优良传统与工作作风。


在发展历程区,有两张照片格外引人瞩目,1989年,1992年分别被授予全国金融系统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杨婉茹、杨炳辉老前辈。他们身上浓缩了老一辈农信人最宝贵的品质,下地问耕、上门询贷、田间地头办业务的“背包精神”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农信人,也正是他们的默默奉献、无怨无悔,托举着这支农信队伍逐渐渐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半个多世纪风雨兼程的日子里,大理市农信始终与“三农”一路同行,相依相守。


以文化人,塑造传播农信文化的高地

为大力弘扬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根据《云南银行保险法人机构良好法人文化建设三年专项行动方案(2024年—2026年)》的要求,在实物档案室设置企业文化版块,并结合70年的发展历程,立足大理“边疆”区位优势、“民族”文化优势、“山区”绿色优势、“美丽”生态优势,创立“耕耘苍洱 信守乡愁”的服务文化品牌,构筑富有自身特色的“1+7”文化体系,形成“上下同心,知其本源”的良好法人文化理念体系。


十年企业靠经营,百年企业靠文化。为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做到以文化力增强凝聚力,以文化力驱动生产力,以文化力提升竞争力,融合现代银行发展趋势,提炼出大理市农商银行愿景、使命、文化内涵。愿景:在大理市金融领域举足轻重,勇当先驱者和引领者,群众有口皆碑,服务硕果累累,发展永不衰竭;使命:投身乡村振兴时代浪潮,服务小商小贩美好希冀,精准滴灌金融活水润民生、惠百业、兴万家。文化内涵:诚信立业、创新致远、普惠同行、合规护航、服务为本。


荣誉标注过往,使命昭示未来。建立大理市农商银行实物档案室,旨在溯源几代农信人艰苦卓绝、开拓进取的峥嵘岁月,亦期继承者能感悟和传承农信精神,继往开来,薪火相传,朝着建设“小而美、聚而精、品牌佳、口碑好”现代一流农村商业银行阔步前行。

编辑:代碧长

审核: 叶子

点赞: +1 3
金融作家芳草地
金融作家
芳草地
返回顶部
返回
顶部